董同学

首页    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 学生    董同学

个人介绍:

 

本科:河北工程大学

GPA:3.42

申请专业:建筑设计

录取学校:新加坡国立大学、谢菲尔德大学、纽卡斯尔大学、卡迪夫大学、诺丁汉大学、曼切斯特大学

 

自我评价:

 

一个画图慢,拖延症(反正就是各种拖拖拖。。。仿佛这是建筑学通病嘛)的懒散型建筑狗哈哈。

 

关于申请:

 

出国和选校

 

在大二的时候就有出国读研的想法,比较想去国外体验一下不同的教育和文化,所以一开始对新加坡国立大学莫名的向往(迷之原因哈哈哈哈)。

新加坡公立大学太少了,著名的三所其中理工类的南洋理工大学还没有建筑专业,当初我也是孤注一掷铁了心想去排名前十的新加坡国立。但由于自己本科背景是双非,新国大又是一个相对会看你学校背景的一个学校,所以起初咨询了好多留学机构,老师们一听我想申请新国大,都纷纷沉默了几秒哈哈,但是我内心多多少少有些不甘心想着不管怎样我都要试一试。所以我一开始的想法就是非新国立不去。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不停的提高自己的GPA,同时也在留意竞赛,希望通过其他的项目来弥补本科院校设计的不足。起初还天真的以为自己大学的作业改改就能当作品集,现在想想真的太幼稚了。学校里学到的和最终呈现在作品集上的还是有很大出入的,做作品集就相当于另外一种开阔的思路去学习和认识建筑了。

 

机构选择:

 

确定了这个想法之后就断断续续打听、咨询了好久关于机构的事情。因为周围有好多好朋友在国外,所以最开始对留学是有一些了解的,所以很明白以自己这拖拖拉拉、丢三落四的毛病,自己DIY去申是要出很大乱子的。

起初在西安咨询了一些全国的连锁大型机构,有好有坏吧,感觉他们对我的专业指导帮不上什么忙,心里总是不太满意所以一直没有确定。后来大三快结束的时候,偶然一次机会跟一个学姐聊天(学姐超棒!!去了美国Pratt),才深入了解了作品集留学机构这方面的事情。我还记得那年冬天,北京风真的很大很冷哈哈。一大清早我从学校坐高铁去北京,马不停蹄跑了好几家作品集留学机构。个人心得呢,就是要找合适自己的,清楚自己什么定位,不能看着人家清华北大背景的同学做出来的作品集然后心头一热敲定就他了,要清楚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因为整个申请准备中,和顾问老师、申请老师、文书老师以及作品集老师的密切配合是分不开的。之所以我有这种感受,是因为刚开始我也是差点冲昏了头脑。后来到了雅筑国际教育,他们是专门做建筑类留学的,非常的专业。在整个交谈中,这里的老师给我的感觉就是在脚踏实地地做事,不会给我画饼,不会给我看一些根本与我实力不符的案例然后来告诉我说你就是他你也行你一定可以。诗诗老师反而会非常明确的告诉我的问题在哪里,非常客观的跟我说明我的不足和缺点,告诉我要做的是怎么扬长避短,怎么更有效的提升自己,而不是像没头苍蝇一样朝着一个地方乱使劲。所以我是很庆幸吧,一路上有好朋友指点我少走弯路,也有诗诗老师时时刻刻叮嘱和督促我,让我清楚自己的能力和优势,然后调整好心态去努力和不断提升自己。

 

关于作品集:

 

19年3月份,也就是大四第二学期,我开始在雅筑国际教育学习,准备我的一切相关事宜。Gary老师带着我开始了我作品集第一个项目,也是那年的霍普杯竞赛主题-HAPPY SPACE:INTEGRATING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说实在的,或许是我没努力,我甚至觉得我大学这几年对建筑的体验完全不如我这段时间跟着Gary老师学到的多。从第一个项目开始,我对建筑的理解就开始慢慢在改变,我觉得我之前对建筑的那些感悟是浮在表面的,建筑真的没我想象的那么易懂。偏偏那个学期我去马来亚大学交换,对于我而言这是一个让我心酸到脱层皮的一学期,一方面要感受到自己和别的国家的建筑学生的差距,天天和自己过不去,一方面还要准备自己的作品集。自己当时的状况真的很狼狈,庆幸有诗诗老师和Gary老师带着我监督我完成每一步,不断地给我打气,帮我调整好状态。我当时甚至都有了要不是因为我已经报了机构交了钱,这个国我绝对不出了这种想法。

 

项目介绍:HAPPY SPACE:INTEGRATING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我的第一个项目是重庆的一个较偏僻的城中村,也是我作品集的重点表达。这是我的第一个group work,是和两位小伙伴一起完成的设计。起初我天真的以为我们三个人,完成这个项目肯定很轻松,可事实偏偏相反,Gary老师认为既然是一个小组项目,就要做出1+1大于2的效果,所以这个项目的任务量和强度完全不亚于个人作业。

因为地理位置锁定在中国重庆的一个城中村,现在城市的发展千变万化,城中村仿佛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但是却是一个城市里最有活力的地方。城中村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隐患,比如隔板隔出来的狭小房间、楼与楼之间距离导致采光问题、拥挤、电路老化、没有合适的公共娱乐场所。。。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可以设计的入手点。我们希望一个概念的提出和设计,能够给这里赋予自己的功能和意义,不再是城市中看似多余的附属品。

 

项目亮点

 

因为重庆是一个很有争议的城市,地形极具特色,有着丰富的高差变化。所以我们选择了这个区域,想利用高差在这片城中村上做文章,将城市特点文化和人们的需求联系起来赋予在建筑上,像是对这片区域的一个更新换代。

 

项目心得

 

从前期调研,到这个地方的缺点和特点的寻找和分析,再到概念的生成和确定,想法的表达,每一步都一点一点推敲,丝毫不马虎。之前我一直没觉得前期调研和研究对一个建筑的设计和改造有多重要,也是从这里开始,我对建筑设计的重点和看法开始慢慢发生改变。感谢Gary老师和我的组员,这个项目我们都付出了很多的心血。我还记得那段日子,每天要为自己的交换生专业课提心吊胆,每逢专业课头一天晚上是必然是不会睡的,新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建筑设计理念也让我适应了一个月,要不是诗诗老师和Gary老师的督促和辅助,或许我早在那个时候心态就崩了吧。现在让我回想那段日子,后悔体验吗?后悔!还来吗?来!

 

申请回顾:

 

我还记得去年年初学姐说她拿到Pratt的offer的时候,我还给她说我好羡慕她,终于把这段痛苦日子熬过去了。现在回想我去年一年,对我来说突然就像一场梦这样就过了,我知道很难很心酸,但是有多难和多心酸我却记不得了。就记得到了十二月份我的作品集也几近完成了,剩下的就是诗诗老师、王老师不断和我确认每个申请环节和细节,文书老师跟我确认相关的素材,有任何问题和想法让我及时提出,终于在圣诞节前后开始逐个递交申请了,也算小小的告一段落了。

从报名雅筑国际教育开始,我就有专门为我申请留学的群和作品集辅导群,两者虽然是分开的,但是这两个群里都有诗诗老师,她在负责我作品集进度的同时也负责帮我协调申请的整个进程、负责我的选校、以及其他问题的解答,全程把控我的进度,只要有问题找她就一定能在第一时间帮我解决。因为周边好多朋友出国,再加上对留学也多多少少听过一些,我一直以为我要不停地去为申请的各项事宜催促和操心,结果事实相反,反倒是我迷迷糊糊拖拖拉拉,要不是诗诗老师和王老师对我的申请进度严抓,我觉得依靠我自己的力量,不知道要出多少漏洞。我的文书老师前期会让我填写一个类似调查问卷的Word,里面有好多关于你个人的信息、想法、以及对未来的专业规划等等。。。这个是后续老师帮你写PS的时候会用到,非常的详尽。十二月准备递交的时候,跟文书老师沟通了好多次关于我PS的修改意见,老师也很有自己的经验,并不是一味的顺从你自己的要求或是态度强硬,而是跟你商讨这个要怎么修改会更合适更具有学校录取的说服力。老师也会结合每个学校的特点来进行创作,而不是套用模板,完全是参照我个人的优势并且结合我的作品集来写每一所学校的文书。总的来说,在申请方面三位老师真的是付出了很多,让我少走了不少弯路,同时也对国外学校的要求、向学校或是公司推销自己有了更清楚的认知,知道如何去更好地表达、介绍自己。

 

感谢:

 

完整的体验了整个申请的过程,我才体会到申请留学这个事情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简单是因为大道理只要遵守就都会有好的结果,复杂是因为中途你不知道有多少次你心里是想偷偷放弃的。

这条路上少不了爸妈对自己的支持,记得11月的时候有天我给我爸打电话突然崩溃大哭说我做不完了搞不定了我不想出国了。说实话,爸妈在这方面除了提供经济上的支持,他们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经验,好在爸爸知道我是很想出国的,电话里说的那些只是我心态爆炸逞一时之快而说出的话,所以他和妈妈也将我往正确的我想做的方向去引导。

感谢雅筑国际教育团队一直伴我左右,督促和辅助我。我本来就是一个拖拖拉拉、做事情马虎、粗心大意的人,诗诗老师团队不仅给了我选校方向上的帮助,而且每次有突发情况出现时总是会第一时间出现,问问我的想法,给出合理的建议,在留学前期准备和后期的申请过程中真的给了我很多踏实感和安全感。我的申请基本不需要自己操太多的心,感觉自己就是一个甩手掌柜。每次有任何问题无论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日,老师们都没有任何怨言的帮我解答,不会出现一到周末就联系不到人,有问题只能工作日上班时间联系,雅筑国际的老师们真的是非常的尽职尽责,良心机构,这是我在其他中介的朋友体验不到的。

我的作品集老师Gary是一个很严谨、对建筑和学生都非常负责,很有责任心的一个人。他对建筑有着自己的理解并且很乐于跟我们分享,有什么就说什么,对于我们上课一直持以很严谨的态度。感谢Gary老师的用心和老师每一次的批评和指导,让我的作品集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否则以我自己的力量或许不知道要无目的地走多少次弯路吧。

 

个人心得和建议:

 

留学这个事情除了申请老师们和作品集辅导老师很重要以外,自己的心态也是超!级!重!要!因为我个人原因嘛,加上爸妈对上学的支持,所以这件事在我这是没有退路没有商量余地的一件事,就相当于一个学生上完小学该上初中一样顺理成章,所以后来不管发生什么事我都得硬着头皮上。不要想着我打算先xx,然后边xx边准备留学事宜。。。这在我看来不可取的,因为环境对人的改变太大了,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有大的变数。所以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朝着目标努力,付出一定会有回报的!最后附上一张在我申请期间让我心酸又充满斗志的一张图片哈哈哈哈!

2020年8月15日 18:44
浏览量:0